目前在台灣約有六十萬的外籍移工,這些移工們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勞動、生產、貢獻,卻被迫承受著,種族、階級、性別等等各種的政策管控與社會偏見。同時,也因為法令的限制,被迫每三年就要回國一次。這種政策性的強制切割,使得外籍移工居留時間分裂,迫使移工對此時此刻的在地關係,失去累積、延續的想像。國家用政策結構篏制,去除了移工的政治性與社會參與,使得多數移工失去勞工意識,難以面對壓迫結構下自身的處境,從而屈服於現有的壓迫制度之下,這些都讓移工在組織上更加的困難。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從勞工運動的脈絡出發,體認到所有勞動者的利害皆息息相關。因此,協會除了協助本地勞動者與移工互相交流之外,更積極的協助移工成立自治性組織。近年來,陸續於2003年成立「菲律賓勞工團結組織(Kasapi)」以及2007年成立「印尼在台勞工聯盟(IPIT)」。

菲律賓勞工團結組織(Kasapi)

KASAPI

印尼在台勞工聯盟(IPIT)

IPIT

在種種的壓迫底下,移工們利用僅有的休假日,奮力的擠出一點點學習成長的條件,除了因應會員的各種需求,安排各式各樣的學習課程,如:中文課、電腦課、繪畫課,還成立了鼓隊以及籃球隊,甚至自主的編輯母語刊物,讓許多無法上網的移工,也能從實體刊物得到家鄉的訊息。

此外,為了讓移工組織能進一步的和本地人文化交流,「印尼在台勞工聯盟(IPIT)」舉辦了畫展,透過畫作來和民眾對話。「菲律賓勞工團結組織(Kasapi)」則訓練了小馬尼拉區的文化導覽員。透過這些文化交流,不僅讓在台的外籍移工將他們在台灣生活的文化完整演繹。對於本地人來說,也能透過不同文化的視野,來認識這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土地。

透過這些各式各樣的活動,我們讓移工們組織起來。然後進一步的舉辦各種的勞工教育。從勞動法規、加班費的計算,一直到針對移工政策或法條的倡議。這些勞教課程讓移工從只看到各別自身的困境,逐漸開始看見整個資本主義國家政策的結構性問題。而透過組織的力量,移工們才能團結起來,不再屈服於壓迫的制度之下,共同規劃抗爭行動、遊行、記者會,想盡辦法創造發聲的管道,爭取自己的權益。

組織,就是把個別工人遇到的困境,再往前推一步,以集體的力量來共同面對整體社會的結構性壓迫,這就是KASIPI和IPIT希望能做到的事。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