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4日,也就是在總統大選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和「工鬥」對當前的幾大議題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談話。其中之一,便是關於未來的長照制度與家務移工的處境。(以下為全程影片)

當時蔡主席的話講得很有信心:「家事服務法一直沒有通過這件事情,我們試圖來做一下內部的整合,先把我們內部整合好了以後,再來看外面的,還有沒有其他比較需要處理的事情。總而言之這件事情我是很有感覺的,我們一定會有所處理。」(影片54:28-54:46)

民進黨主要的報告人林萬億教授也義正嚴詞地說:「我們主張,應該要立法來保障,不能用現在這樣,都是吵一下才會得到一點點的改善,這對外籍看護工是不公平的。」(影片17:12-17:23)

而今520在即,新任閣員將紛紛走馬上任,蔡主席也即將正式成為蔡總統,林教授則將成為林政委。很多人認為,這是島嶼即將有天光的日子,但根據這半年來的觀察,新政府對於長照與移工制度的態度仍搖擺不定。

在5月13日的社福學會年會上,林政委被問及「立法保障家務移工」的相關問題時,只回應了「還有很多事在協商當中」,以及「家務移工要納入勞基法,比年金改革還難。」

從林教授轉趨保留的態度來看,對島上22萬名家務移工來說,未來似乎仍然黯淡。我們無從得知蔡主席與林教授是不是為了總統大選才開出支票,但我們非常肯定,如果家務移工的處境沒有改變,台灣的長照制度就不可能完善。

各工會團體曾在總統大選前舉辦大遊行,訴求長照、約聘雇……等議題,但蔡英文當選以來,似乎仍未提出有效的政策。(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延宕十數年的家事服務法

台灣自從1992年就引進家務移工,長達二十四年的時間裡,家務移工僅有八個月的時間受到法規保障。也就是在1998年4月1日開始納入勞基法,但到了隔年1月1日起就不再適用。於是,這十六年來,家務移工成了法外孤兒。

缺少了制度性的保障,使得家務移工一直以來都沒有最高工時、基本薪資、休假等對勞工的基本保護。少了這層保護,再加上長期沉重的照顧壓力、面對私領 域中的權力關係,或者是難以調適文化的差異,使得許多家務移工的精神不堪負荷,最終釀成照顧的悲劇,最典型的例子便是2003年的劉俠事件

劉俠事件過後,TIWA和許多從事移工服務的教會團體,組成了「家事服務法推動聯盟」(2007年改名為台灣移工聯盟MENT),要政府面對家務移 工缺乏法規保障的問題。然而十幾年過去了,顢頇的政府不為所動,造就了當下家務移工的血汗勞動狀態,並阻礙了政府長照體系的發展——當移工這麼「便宜」、 「好用」的時候,「繁瑣」又充滿「限制」的政府長照,就變成了下一個選項。

台灣自從1992年就引進家務移工,長達二十四年的時間裡,家務移工僅有八個月的時間受到法規保障。(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當「家庭聘僱制度」落日,台灣長照才有天光

另一個深刻影響長照發展的因素,是家務移工的「家庭聘顧制度」,讓個別的家庭聘僱家務移工,背後的政策意涵是「家務移工」和「政府長照」的「雙軌制」,意即兩個目標相同的政策卻分立成兩個體系。

有人因此主張,應該要讓家務移工退場,政府長照才得以發展。然而,承擔台灣三成長照需求的22萬名家務移工既不會憑空消失,也沒有任何憑空消失的必 要。政府長照現在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在於長照人力的巨大缺口。長照十年期間訓練了約十萬名的照服員,可是真正投入長照職場的卻只有兩成左右,顯示照服員 工作辛苦、薪資不穩定,在勞動條件不佳加上社會地位較低的情況下,根本難以培養足夠的本國長照人力。

因此若要整建台灣的長照制度,就必定要從移工制度切入,破除以往「雙軌制」的分立想像,重新擺放家務移工的位置。也就是讓「家庭聘僱制度」落日,將 家務移工納入長照的人力當中,做為國家提供照顧服務的人力。同時提升本地照服員勞動條件,將本外籍人力整合到同一個制度當中,享有一樣的制度性保障,如此 一來,政府才有足夠的條件提供普及、用得起的長照服務。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舉辦長照公聽會,正在發言的是立委林淑芬。(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長照2.0,另一場空笑夢?

然而,現在即將上任的民進黨政府對這兩個制度性問題都沒有明確的態度,再加上遲遲說不明「怎麼算出來」卻一直說多到花不完的三百億預算,也談不清政府的長照要達到多少覆蓋率和如何達成,使得民進黨看似美好的長照藍圖變得十分模糊。

如果民進黨政府沒有認清「必須重新擺放家務移工在長照中的位置」這個現實,那麼林萬億在與工鬥會面時所說的:「我們承諾,就是在我們執政之後,趕快 把這個普及化的服務體系建構起來,從家庭到社區到機構。未來八年,我們承諾就會把這個體系建構完成。」(影片18:18-18:32)就不過是另一個由不 同政府做的一場愚弄百姓的「空笑夢」罷了。

 

(原文刊載於TIWA自由評論專欄《飄零與人權》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699362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