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通賢(台灣區倉運聯理事長,基隆火盟成員)
風大、雨大、太陽大,還是有錢最大。這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底層的人拼鬥、掙扎得見血見骨,還是被層層剝皮,像是置身在大屠宰場裡。
閱讀「我們」,讓我有機會更靠近這些外籍勞工,帶給我很多心情的呼應。這些人和我作為本地工人的經歷,有差異,也有共同的部份。本勞和外勞共同的經驗是:勞僱關係裡的壓迫。受僱者都被壓得喘不過氣,不得輕鬆。這種長年的壓迫幾乎就成為身上的一個器官,工人到那裡都帶著它,無法閃躲,難以走避。而且不只是我,我的父親,我的下一代,一代代的工人都在這個壓迫下生存,到底這壓迫是從何而來?
在地工人用體力勤奮打拼,要改變現況,出外人也許是在原鄉沒有工作機會,必須到異鄉打拼,賣身體、賣體力、甚至賣尊嚴。在這裡,他們脫離原鄉,沒有家人的支持與鼓勵,但也沒人認識他,所以他任人責罵、侮辱、被看不起。本地勞工在原鄉不管做什麼,都會留下記錄,去找新工作還有人作身家調查,牽掛和顧慮都比較多,但是享有家庭的溫暖,這是出外人無法享有的。外勞在他鄉沒有人情世故的壓力,不必擔心左鄰右舍的眼光,這幾年在異地就當作是被賣掉,這是他們比本地人更沒有牽掛、也更孤單的狀況,只不過外勞還要付仲介費,這是家裡為他扛負的,還不完,很多人也不敢回鄉,這更像是賣身契。
本地人都叫外勞越南仔、泰國仔,好像他們都是黑壓壓的一片,沒有清楚的面目,既然沒有面目,他們受到什麼對待也就不必太關心,反正他們也沒機會說出來。但透過「我們」這本書,本地人才有機會看見、重新思考外勞和我們的關係。
如果不是過去十幾年的工運參與,我大概也會像很多本勞一樣,覺得外勞就是來搶工作的,因為本地人在有限的工作條件裡計算,政府開放引進外勞,本地工人找不到工作、薪水被削減、生存受到威脅等,都是很具體的壓力。而我因為投身工運,在運動裡學習,知道壓迫外勞的政策也同時壓迫本勞,我們應該向政府和大老板抗議,而不是敵視這些和我們一樣是賺呷人的外勞。
我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工作、成家都在基隆,對於那些在異鄉生存打拼的外勞,我有很高的同情。這是一群「為家則強」的艱苦底的小草們。工人階級都想翻身,不論本勞外勞都一樣,想翻身,就要歷經艱辛、受人情冷暖的洗禮,而支撐勞動者向前打拼的,多半是「為家則強」,為了「翻身」而忍辱、打拼,背後都是為了整個家庭。我看見他們為了家庭的奮鬥、犧牲,十分感動,也十分感慨。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台灣現在還有機會讓人來討生活,也算是一件好事,我們應該感謝這些外勞幫忙我們照顧老人、小孩,也幫我們做了很多基層建議。可惜我們本勞和外勞並沒什麼機會互相認識、彼此看見,只要弱勢和弱勢之間沒有交流、理解的管道,統治階層就可以從中操弄,進行隔離。
「我們」是一本打破藩籬的書,讓相對優勢的本地人有機會看見外勞,了解他們的處境,並回想起我們自身的類似遭遇,二邊有更多機會對話,認識、理解彼此的苦衷及這苦衷的由來,這就是底層連結的最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