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8 文/王基瑋

前幾天蘆竹矽卡公司的工廠發生大火,導致6名移工死亡、5名受傷的慘劇。從新聞內容看來,移工宿舍位於工廠二樓,無對外窗戶,僅一處樓梯出口,且出口直通廚房。而該廠一樓是堆放原物料的倉庫,整間鋼骨鐵皮,並充滿隔熱紙、PET塑膠膜助燃,導致火勢猛烈。這樣的住宿環境是現今研判導致死亡慘劇的主因。

然而,這樣的住宿環境對移工一點都不陌生。

↓圖一是L的住宿環境,工廠裡一塊不到一坪的區域。這裡沒有任何照明設備,隔間也是他自己用紙板、木板搭建起來,勉強讓它看起來像個房間。而他每月的膳宿費是2,500元。

3837

↓圖二則是一批漁船漁工的住宿空間,就在甲板上的一小塊區域,廁所也只是漁船夾層中的狹窄空間。而且當漁船靠岸休息時,雇主就不再提供膳宿,他們得自己找地方住;到山裡抓魚、洗衣服。這一批漁工每人的膳宿費都不太一樣,但最高的被收到一個月5,000元,即便是靠岸休息依然照收。

3838

翻開勞動部訂定的,唯一一份規定移工在台住宿環境的「外國人生活照顧服務計畫書」。裡頭與消防相關的部分,只有走道寬度、不得設置於易燃物質之場所,而建物是否符合建築、消防法規,僅在備註裡要求。意思就是,即便不符合也不會有任何影響。甚至,桃園勞動局也承認,在去年底檢查矽卡公司宿舍時,因自身非消防或建管單位,無法得知是否符合規定,所以查無不法。

整個制度從把關就出了問題,沒人知道多久查一次,查了也未必有效果。即便真的查到違規,法規也給予限期改善的空間。如此誰有動力真弄好移工住宿空間的消防安全呢?

事實上,除了消防問題外,移工的膳宿品質在同樣狀況下,也未受到嚴格監督。

類似這樣的低品質膳宿層出不窮,就是因為「外國人生活照顧服務計畫書」僅說要有合乎飲用標準之飲用水、尊重外國人意願與禁忌之飲食等等不明確具體的規定,且沒有一套查核機制運行,才會讓事情一再發生。

 

5000元買斷你的自由,你要嗎?

諷刺的是,對於移工膳宿最具體的規定就是每月不得收超過5,000元。5,000元乍聽之下,好像比台灣外面的房價便宜不少,但通常一間房間住四到六人,甚至有人根本沒有房間,住在工作的漁船上面。除了膳宿品質沒有把關跟規範,更重要的是,你因此沒了選擇權。

台灣的移工政策除了限制轉換雇主、高額仲介費用外,你住的地點也是被規定好的。在哪家工廠工作就只能住該廠宿舍;在家中照顧的就只能住雇主/受照顧者家裡,移工沒有選擇住在哪裡的自由。但為了來台工作,移工對於膳宿收費的多寡,往往毫無議價能力,只能被迫接受。

這樣的強迫住宿,也使得雇主、仲介有很大的空間進行「宿舍管理」,好比幾點前要回來、宿舍不能帶朋友等,同時因為鄰近工作地,我們常聽到移工訴苦:「明明就是放假,但老闆來宿舍敲門要你加班,你也只好摸摸鼻子上工」。而外籍家庭看護更是容易被叫去「幫忙」,因為你就跟雇主/受照顧者住在同一個屋簷下。

這不只使工作與私生活無法切開,也使得移工與朋友聚會、假日放鬆都得被迫移至宿舍外的其他地方。然而經濟能力和選擇皆有限的他們,台北車站、第一廣場等交通方便、可席地而坐的免費空間,就成了不得不的最佳選擇。

這種限制自由才是整個政策最大的問題。當你根本換不了工作、住宿環境時,雇主又有甚麼誘因改善你的勞動條件、你的居住品質呢?膳宿費反而成了合法扣薪的一個依據。

事實上,爬梳膳宿費的歷史,不難發現這樣的收費其實正是在讓移工與本勞的基本工資實質脫鉤。2001年,台灣社會爭論著基本工資是否調漲,有一派的反對意見是:「領基本工資的都是外勞,漲基本工資只有外勞受益,所以不該漲。」時任的勞委會主委陳菊便在資方壓力下,宣布調漲基本工資,但移工可依法收取膳宿費用。

可以看到,整個膳宿制度的收費、品質與安全都大有問題,主因就是它的目的是為了管理、為了脫鉤,而非要提供給移工一個可以好好休息放鬆的住宿空間。一場大火、六條人命,讓這些問題再度浮現檯面。然若相關主管機關依然不改革整個限制自由的制度,誰又能保證下一場大火不再有人犧牲呢?

此文章同步刊載於公視新聞議題中心PNN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