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台中第一廣場」,你會得到的排行順序如下:幽靈船、火災、美食、外勞。這個排行很有趣地顯示了台灣幾個移工聚集地的空間歷史。

出了台中車站,往右邊台灣大道,連鎖速食店的路口走進去,大約五分鐘,就會看到右手邊有一棟稍顯破舊的大樓,從外觀看來,可以想像這棟大樓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這棟大樓是第一廣場,它曾經是一個台中公有市場,很多台中的美食老店都是從這裡發跡。1995年,台中衛爾康餐廳在晚餐時間因為瓦斯外洩引發大火,又因未使用防火建材及逃生通道封死,造成六十四人死亡、十一人受傷。政府因而制訂相關法規及安檢,第一廣場在後續消防安檢中不合格,後續又傳出有幽靈船徘徊於第一廣場上空,導致人潮減少,第一廣場沒落。

台灣人不去的地方,剛好成了移工聚集的地方。第一廣場因為鄰近車站,商圈沒落後,閒置的空間成為東南亞移工聚會的所在。因為大家都不敢去,所以沒人有興趣驅趕移工,人潮重新聚集後,附近的商家又活絡起來,東南亞餐廳、通訊行、酒吧、KTV、DISCO,沿著第一廣場及周邊發展起來,大部分商家都在週日營業,迎接著僅有週日放假的東南亞移工。這一區被稱做台中小東南亞,去年十月,第一廣場改名為東協廣場。

第一廣場因衛爾康餐廳大火以及市空間向西規畫而沒落,逐漸成為移工聚集場所,去年10月,「第一廣場」正式更名為「東協廣場」。(圖:TIWA)

台北也有一個類似的地方,沿著中山北路二段到民族西路、花博美術館園區,這一區從60年代到80年代是美軍基地,周邊的經濟活動都是圍繞著駐防的美軍發展,巷弄裡大大小小的酒吧、服務美軍的色情行業、舶來品商家,在美軍撤防後沒落。這時候,來台工作的菲律賓移工因為每週到這一區教堂望彌撒,填補了這個經濟空缺,原本販賣舶來品的金萬萬大樓,成為販賣東南亞商品、美容院、雜貨店等東南亞商家聚集的大樓。再往林森北路方向的巷弄走,那些原本服務美軍的酒吧、卡拉OK,如今多數都成為只開週的商家,假日一到,就等著菲律賓移工上門。這一區被稱做小馬尼拉。

這些圍繞著車站、宗教信仰建立起來的移工商圈,凸顯了特有的外勞經濟,卻有截然不同的命運。第一廣場因為公安及民間傳說,成為台灣人放棄的商圈後,卻因為移工的進駐而翻轉,變相獲得認可,政府甚至帶頭試圖把這一區發展成具東南亞異國風情的觀光景點。類似的狀況,台北市中山區卻因白種人美軍換成深膚色的東南亞移工、鄰近住宅區及房價等因素,時常有居民檢舉移工非法在公園聚集、吵鬧,種族衝突不斷。

圍繞著車站、宗教信仰建立起來的移工商圈,凸顯了特有的外勞經濟。(圖:TIWA)

這兩個地方的經濟活動,都因為移工而重新復甦。這幾年的移工運動及文化行動,讓我們慢慢學著接受這些週日才出現的台灣居民,但不管是第一廣場或中山北路,不可否認的,台灣社會普遍的想法仍是:希望這些台灣居民在特定的區域聚集出沒就好,最好不要進入我們的日常動線;移工可以儘管去我們不再喜歡的場所,但拜託不要出現在我家旁邊的公共空間。移工就像基地台,是一個鄰避設施:我們需要它,但它還是離我越遠越好;我們需要移工的廉價勞動力,但移工最好不要走入我的視線範圍。

移工來台,成為最底層的勞動力,承擔台灣最血汗的勞動,目前人數已達五十八萬,台灣社會卻很少思考這五十八萬人除了工作之外的生活樣貌。在台灣沒有家的移工,日復一日,只能在工業區、漁港、公園、車站進行私人的休閒活動,若不慎跨過種族及空間的界線,就會遭到驅逐,每年開齋節的台北車站就是最好的空間排除案例。

台北車站大廳擠滿休假的移工,慶祝回教開齋節,卻經常被民眾批評為「佔領」、「擾民」。(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

有人會說,我們不是歧視外勞,是因為他們聚集在公共場所、吵鬧亂丟垃圾,但讓我們再想一想,2015的跨年夜,北市廣場清出的12.35公噸的垃圾;年初霸王寒流來襲,陽明山、合歡山因賞雪民眾的湧入,同樣造成環境的破壞,更別說各大音樂祭在沙灘上留下的髒亂了。

比起這些台灣人製造的紛亂、垃圾,只是都市傳說的幽靈船竟顯得可愛許多。

 

此文章同步刊載於自由評論專欄《飄零與人權》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