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永毅,TIWA研究員 (原文刊載於蘋果日報)

王如玄因為無法同意陳沖團隊所主導的基本工資和外勞政策,辭職下台;但王如玄真得是她自我塑造的捍衛外勞權益的主委嗎?

嚴 格的說,違反外勞人權的關鍵體制問題,包括無法自由轉換雇主、國內外仲介嚴重剝削、家庭類移工未納入勞基法保障、血汗漁工無法加入勞保等,她任內幾無重大 突破。唯一重大的改變是9年年限延長為12年,以及合約期限由二加一年改為直接核准三年;然而這個新政更多是回應雇主需求,外勞順便受惠而已。

特 別是「家事服務法立法」, 2004年由王如玄本人將之寫入馬英九的勞工政策白皮書,並說服馬總統將其列為首屆任內需實現的支票,至今無法兌現。去年大選前王如玄為了避免跳票批評, 推出幾乎撤守所有防線(休假、職災、懷孕)的「家事勞工保障法」,遭移工團體砲轟、行政院也不滿而退回重修,之後轉為黑箱作業,經年餘其新版本仍秘而不 宣,不提供給立委和民間團體。

至於造成她下台的基本工資「調時不調月」,王如玄自己卻是始作佣者;近年她不斷在各種場合賣力替時薪喊價,企圖拉攏婦女和青年選票,卻強化了「時薪與月薪 脫勾」的正當性(雖然法源依據自相矛盾)。她也必然知道實際領取基本工資作為月薪的工人是外勞多於本勞,但仍繼續操弄著「時薪(優於月薪)要漲」的選舉語 彙,等於為外勞與基本工資再次間接脫勾掃除路障!(前一次間接脫勾是陳菊在2001年經發會上同意雇主可自外勞薪資中扣除膳宿費)

另外,今年三月陳 沖提出「虛擬境外特區」構想,主張特區內外勞可與基本工資脫勾,王如玄立即以「如果脫勾就辭職」來表示反對,之後資方團體和經建部門,早已改弦易轍,轉為 要求提高引進外勞配額比例,在這部分勞委會姿態很多,但實質節節敗退,至少放水了一萬一千多名配額,卻沒有任何新增本勞工作機會的預估和保證機制,怎有資 格自封「捍衛勞工權益」美名?

她在偏袒資方的財經內閣中的確處境艱難,但她一在誤判,以為憑藉馬英九的驕寵,可以抵擋資方和經建部門的要脅,甚至當華隆、榮電及關廠連線抗爭案爆發時,還高姿態避不見面,更以兩千萬預算告失業工人,成為民調治國的馬英九,決定將她用後即丟的最後一根稻草。

面 對外勞總量管制的全面崩壞、資方藉外勞基本工資脫勾壓低整體工資水平的壓力、新關廠失業潮、勞退舊制的爛攤子、千餘戶被她提告的失業家庭等,她還小心、聰 明的選擇「抗議月薪不調」的議題來塑造受害形象,避而不談壓垮她的是整體財經政策向右急轉的那隻大野狼;她自稱在位時抱著「每一天都當作是最後一天」的心 態在作主委,然而我們看到婦運律師出身的她,在最後一天仍然選擇了當一隻誤闖叢林的小白兔,而不是提醒眾生狼來了的小紅帽。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