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TIWA的朋友好,

我們有緣在數個月前認識了一位中國移民到奧地利的第二代年輕藝術家–楊俊。他透過攝影和多媒體設計等藝術形式,以其獨特的接觸移民經驗—「從小我家就常常有不認識的叔叔伯伯來居住…」、「到奧地利的中國人,常常因為不知道在地的習慣,一下子就會被認出是剛來的…」和藝術性格的觀察和創造力,帶出許多幽默的見解。

正逢他的作品在當代藝術館展出的期間,我們特別情商他到TIWA和大家(包括移工朋友們)分享他的創作和想法。

機會難得,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

時間:2006/12/03(日)pm1:30-3:00。
地點: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中山北路三段53-6號3樓)
聯絡人:吳靜如02-2595-6858/0928-557-481


楊俊 [奧地利]
Jun YANG, Austria

偽裝 Camouflage
文/鄭慧華

楊俊四歲即隨家人移民奧地利,他在國際上更為人知的名字是“Jun Yang”。「楊俊」和“Jun Yang” 二者作為被認識對象的多重身份象徵,楊俊總是由此開始闡述身份認同的轉變過程,在創作中剖析這由生活空間轉移而發生的身份轉換經驗。「楊俊」這個符號曾經因為環境、文化和語言系統的改變而逐漸地淡薄,繼而被取代為西方普遍認識的“Jun Yang”。 從「楊俊」到“Jun Yang”,他在歐洲經歷了作為他者的階段,經常被誤讀和誤認,比如他曾經接到過一封信,信上的收信人被誤寫為“Mrs. June Young”。而他也從學德文開始試圖進入對他而言同樣陌生的異文化中。

這樣的經驗使得楊俊對於存在於文化、社會階層中的不同系統結構特別敏感──什麼是能被認同或不能被認同的?他透過各種溝通媒介,進而發現和分析個體如何「進入」不同的社會文化系統中。楊俊以此為創作內容,就像提出特定情境下的「生活/生存指南」,將其中的符號意義、生存規則圖示化或以文字解說。例如他較早的作品:握手、咳嗽、使用筷子…等的正確/錯誤示範圖示。當觀者認同其正確性,那便意味著觀者進入了某種規範系統中,而錯誤示範則烘托了在其之外「他者」(outsider)和其他場域的可能存在。

這次楊俊展出的《偽裝》系列(分為兩部份:〈偽裝〉和〈灰色守則〉)不僅談及個體在不同社群中的認同方式,也擴大對當代社會更多層面的觀察──特別是在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灰色地帶。在〈偽裝〉這個短片中,楊俊以口白配上插圖式的象徵性圖像(來自報紙、書籍、圖示等公共媒介),敘述偷渡客「X」──一個潛入他者社會(「X」不存在於其系統)中的「無身份者」該如何重新創造出在另一個新系統下的正確身份(或存在),並規避危險(非法性)。「X」不僅需要學習德文,也需要學習(或模仿)他人如何生活;除此之外,他還需要避免觸犯禁忌,甚至懂得反制系統的技巧,比如如何將自己從被排斥的危機中拯救出來(如影片所述:如何縮短被拘補入獄的刑期)。在描述與解析這個過程時,意識型態在當代社會中的作用也間接流露出來,從溝通方式到服飾、髮型選擇…。

更進一步,〈灰色守則〉則切換至台灣社會的邊緣族群,他們是各類游離份子如非法勞工、假新娘、檳榔西施、流鶯、逃跑外勞、小販…等,楊俊以Know-how式的文字解說,公開了(*)原本只流通於各族群內部的生存技巧或認同方式。例如給檳榔西施的灰色守則:「穿的越少越好但不要完全脫光,用閃亮霓虹燈吸引注意…… 在車窗外賣檳榔但不要上車」;給逃跑泰勞:「…遁入地下,用本地泰國人脈組織藏身,找郊區的小工廠(警察少待遇高)」「居住在兩個行政區的鄰界點(監視少),當你想回家時,找個避難的寺廟,他們會通知警察讓你離境」…等等。 如同〈偽裝〉影片中的「X」,這些(滲透)守則使邊緣族群得以游走於既定社會規範和法律的邊界,也可以說是在測試主流社會容忍度(灰色地帶)時發展出的遊戲規則和游擊策略。楊俊的〈偽裝〉和〈灰色守則〉不失輕鬆有趣,並從中使不同的社會身份的差異浮現,也同時揭露了它們在社會系統之間彼此融合、排斥和消長的作用。

*「灰色守則」展示於展場中,並於展覽期間以每周一則的方式刊登於《破周報》。

%d 位部落客按了讚: